网站首页

通知公告

联系方式

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

办公地址:梅州市嘉应中路26号

联系电话:0753—2306863

办公时间:8:30-12:00,14:30-18:00(节假日、公休日除外)


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

办公地址:梅州市江南路60号

联系电话:0753-2292238


梅州市文化馆(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

办公地址: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梅龙西路7号梅州市文化馆

联系电话:0753-2301789


通知公告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通知公告
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 | 一场客家文化盛宴明天在大埔上演!
更新时间:2020/10/24 14:16:36 来源: 浏览次数:1818
< 返回文章列表

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

加强对客家非物质文化

建设优秀成果的宣传和展示

11月20日至24日将在

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举办

“2019'梅州市客家文化(非遗)艺术周”系列活动

精彩纷呈的传统舞蹈

原汁原味的广东汉乐、客家山歌、提线木偶...

把梅州非遗文化搬上绚丽的舞台

届时,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梅州客家文化特色的

“文化盛宴”

大家可千万别错过呀

活动信息

▼▼▼


活动主题


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

活动机构

【主办单位】

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

大埔县人民政府

【承办单位】

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

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

活动时间、地址


时间:2019年11月20日-24日

地址: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


活动流程


(一)2019’梅州市(大埔)客家文化(非遗)艺术周开幕式——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演

演出时间:11月21日晚  19:30

演出地点: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

展演内容:精选梅州市国家、省、市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传统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曲艺、民俗类)进行展演,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传承人与民间艺术家参演。


(二)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、传承人图文展览

展览内容:图文展示梅州市获批的国家、省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100项)及代表性传承人(124人)。

展览时间:11月20日至24日

展览地点: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


(三)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展示

展示时间:11月21日至23日(21日14:30—21:30,22日,23日8:30—17:30)

展示地点: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

展示内容:大埔县精选3项、其它县(市、区)各精选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活态展示。


(四)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场演出

演出时间:11月23日  11:50

演出地点: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

内       容:精选大埔县国家、省、市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、传承人展示展演。


(五)国家级非遗项目——广东汉乐、省级非遗项目——大埔广东汉剧专场演出

演出时间:11月24日晚  19:30

演出地点:大埔县西湖公园万人广场




客家非遗文化

梅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,多年来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梅州客家文化活的见证。目前,我市共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4项。其中国家级6项、省级32项、市级72项、县级234项。


活动期间,你将观赏到
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梅州客家山歌

梅州客家山歌于宋、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,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。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,它的歌词诗味很浓,类似竹枝词,有“国风”和“吴歌”的余韵。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,内容包括劳动歌、时政歌、仪式歌、礼俗歌、情歌与其他生活歌等,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,内容最精彩,文学价值也最高。

黄晨宇 摄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广东汉乐


广东汉乐历史悠久,在大埔流传已有500年以上,是大埔的文化品牌。旧称客家音乐、外江弦、儒家乐、汉调音乐等。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,有“中州古乐”之称,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,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(如打八音、中军班音乐)等相融合,同时又吸纳了潮乐(如大锣鼓)的一些成分,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。

来源: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广东汉剧


广东汉剧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“南国牡丹”,分为生、旦、丑、公、婆、净、末七个行当,以西皮、二黄为主要声腔,以中州语言为舞台语言,具有唱腔优美、扮相俊秀的特点,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。

刘中正 摄
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木偶戏(五华提线木偶)


广东五华素有“木偶之乡”之称,其木偶戏是提线木偶。五华木偶戏于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,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。五华提线木偶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,木偶造型精美,提线技艺灵活,表演奇特传神,出神入化;演唱曲调多样,有汉调、客家山歌、民歌等。尤其在表演艺术技巧方面,创新和发展了不少高难度绝技,如舞蛇、舞狮、打花鼓、拉二胡、吹哨呐、骑单车和被誉为创“天下一绝”的木偶书法等;真正达到了“能人之所能,能人之所不能”的艺术效果。


黄晨宇 摄
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竹板歌(兴宁竹板歌)


竹板歌,又称五句板,属客家民间曲艺,是兴宁市最早流行的主要曲艺品种,流行于兴宁全市。竹板歌的发祥地在兴宁,流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竹板歌以叙事见长,有短、中、长篇之分。竹板歌说唱,包括唱词、曲调、表演道具、表演形式四个方面。歌词内容包括劳动歌、时政歌、仪式歌、生活歌与故事歌,语言通俗易懂,形象生动,易于群众接受。

新梅互联 摄

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采茶歌舞戏


据《五华县志》记载,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从江西赣南流传过,属赣南采茶戏一派。可见采茶戏很早就在粤东客家地区流行,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采茶戏成为梅州客家地区流传的地方剧种之一,五华采茶戏分布广泛,在华城、岐岭、潭下、安流、龙村、水寨等地较为活跃。采茶戏的剧目多以喜剧、闹剧为主,很少正剧和悲剧。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,尤其是手工业工人、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,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。采茶戏载歌载舞,歌、舞、戏相随,艺术风格独特。采茶戏可分为“茶腔”“灯腔”“路腔”和“杂调”四大类,简称为“三腔一调”。

来源:南方+


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落地金钱舞


传说明末清初(公元1646),广东平远五指石成了抗清根据地,隆武帝在该地用于行乐的的宫廷乐舞,后流传到民间,逐步发展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。《落地金钱》的道具采用了3尺长的竹竿,左右两端各凿缝一尺,每缝穿五度竹签,竹签上各串六枚铜钱,首尾红绸加彩。演出时,众演员手握竹竿,上下左右、前后舞动、摆摇金钱,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;红男绿女演员不断变换舞姿,变更队形。聚散分合,动静有序,看起来妙趣横生。


来源:网络


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

广福船灯舞


相传,楚汉相争时,汉王刘邦被困彭城,危难之际,被一渔家老船公和孙女藏在船舱内,爷孙俩唱着渔歌,打起花鼓,迷惑楚兵,救了刘邦。刘邦登基后,为答谢救命之恩,许之高官厚禄,但老船公不愿为官,刘邦便赐匾‘渔家乐’。后人为颂扬老船公,便在元宵灯节时舞起船灯,庆丰收、唱太平,一直延续至今。广福船灯一般由4人表演,男演员饰船公,女演员饰孙女船妹,另一男演员饰船郎,还有一人藏在船舱内操纵彩船,主要是配合舞蹈情节。广福船灯使用的乐器有小锣、小钹、渔鼓、唢呐、笛子、二胡、扬琴、三弦。

来源:掌上梅州

你以为只有这些么?

不!还有非常多精彩的节目

等你现场观赏

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哦

上一篇:2023“我最OK”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选拔赛(梅州赛区)比赛通知
下一篇:梅州市召开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